导语

 

学大教育的“命”

多少次命运又和学大开了玩笑。

来源 | 教培校长参考(ID:jiaopeixiaozhang)

作者:孙文敏

2009年,学大营收达到了7718.8万美元,超过了学而思。2010年,学而思和学大前后脚IPO上市。

彼时,行业对学大寄予厚望,这是新东方和学而思之外的第三极。十年后,学而思更名好未来,稳稳坐在教培行业第一的位置。反观学大,先后经历美股上市、美股退市、借壳A股、背负私有化巨额债务、遭多次打包出售、业务多元化线上化探索受阻……

可以说,学大教育把所有教培机构能踩的坑都踩完了。从0到1,时而高歌,时而碰壁。学大的故事,就是百万个教培机构的发展缩影,给其自身也给整个行业带来启示和思考。

  

01

2001年-2010

站在时代风口,高歌猛进

  

2001年,来自北京的金鑫、湖南的姚劲波、山东的李如彬聚到了一起,打算一同创业。三个人年龄相仿,均二十四五岁出头。

一起凑了10万元后,他们注册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主做三个垂直信息网站:家教、兼职、交友。

其中家教网主要是匹配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或者兼职老师,家长学生通过平台寻找需要的家庭教师。

“人之蓄蕴,由学而大”,这是学大教育名字的由来。

一年后,兼职、交友两个网站被关掉。留下来的家教网越办越火。一年销售额能达到几百万。起步阶段,几位创始人就过上了小富即安的日子。

2004年,学大开始寻求转型。

“不甘心只收取一点儿中介费……”学大想要把几百万的生意做得更大。

彼时,北京新东方门口人口攒动,补习班市场火爆,大的商机来临。

9月,学大便推出了“一对一个性化辅导”,差异于新东方的大班模式,为学生、家长提供个性化服务。

一时之间,“一对一模式”在市场掀起了热潮,很快吸引了大量的学生和家长。学大教育也由此成为了“一对一”模式的领头羊。

与此同时,随着新东方在2006年纽交所上市,教育行业成为了风口,学大教育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关注。

2007年10月,鼎晖2000万美元投资学大。

有了这笔融资后,学大开始快速跑马圈地。

仅2007年底到20089月,不到一年时间里,学大在全国分公司布点从8个城市32个教学点,增到在30个多个城市新建100多个学习中心,扩张速度超过了500%

营收规模也是一路高歌猛进,增速赶超学而思。

2007年,学大教育总营收441.8万美元,低于学而思888.2万美元。而到2009年,营收已经超过学而思,达到了7718.8万美元。

学大教育的“命”

(注:学而思2007-2009年数据均为截止至次年228/29日的年度数据,单位统一为万美元)

在市场份额上,据IDC报告,2009年前五大教育公司课外市场份额合计占1.6%,其中学而思占0.26%,学大教育占0.42%,在课外辅导市场排名第一。

快速发展的学大,信心猛增,铆足了劲儿想要冲IPO。

2010年,恰逢教育资本市场异常活跃,行业掀起了一股中概股上市热。安博、环球、学而思纷纷在美上市。

学大再一次抓住机遇。

我们相信我们的领导地位和市场的碎片化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增长机会。学大在招股书中信心满满。

11月2日,学大教育在纽交所敲钟。当月市值达到10亿美元(每股14美元左右)。

“那是人生很快乐的时刻”,三位创始人回忆起这一天说道。

前十年,可以说是学大教育命运最好的时期,多次站在了时代风口。

但没有永远的高光。上市不久后,学大的命运出现转折。开始遭遇长达十年的水逆期。

02

2010年-2015

命运转折,中概股市场屡屡碰壁

2010年,学大在财报会上定的次年销售预期是15亿元,但实际在2011年,学大的营收为10亿元,低于资本预期。2011年底学大股价跌到了每股4美元左右。

对这一情况,金鑫和姚劲波在不同场合做出了解释。

据了解,在上市前,投资方鼎晖在学大主导组建了职业化管理团队,人员多为投行、咨询公司、留学的背景。理由是资本市场更喜欢职业化管理团队背景,这些人会更专业。

“这个班子业务好的时候看不出来,一旦业务出问题,其实他们也没太多办法,因为不接触第一线,不去和客户接触,不是做业务过来的。”姚劲波曾在一次报道中表示。

而金鑫却归因于内部的两大失误。

“一是2010年底整个一对一辅导行业快速扩张时,学大选择了保守战略,丧失了市场份额。二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比较大幅地调整了销售薪酬结构,更加注重后端服务而不是前端销售,销售人员的业绩更多跟售后服务而不是招生数量挂钩。尽管这种调整从长远看对学大是好事,但短期内的快速改革导致了销售能力下降与销售人员的流失。”(摘录《创业家》)

但,他们都没有提及一对一模式自带的基因缺陷。

从盈利角度,一对一模式利润远低于大班、小班。在2011年前三个季度,学而思净利润约20%,学大教育仅有8.44%。实际上在资本市场,两家的估值差距也越来越大。

其实早在2007年-2010年,以小班课为代表的学而思,毛利率、净利率都高于学大。

学大教育的“命”

为了继续得到资本信任,想要做大营收的学大,选择第二轮跑马圈地、快速扩张。但也带来师资成本上升、内部管理混乱等多种问题。

营收上,从2014年到2015年,学大教育连续两年亏损,亏损分别达到0.63亿元,0.27亿元。股价更是一直低迷。

对外,2010年到2015年,国内外资本市场,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一方面,中概股危机,教育类上市公司出现了集体退市。2011年中国教育集团退市、环球雅思私有化被培生集团收购;2012年双威教育退市;2014年安博教育退市。

另一方面,多方因素驱动下,国内股市大热,A股教育股一路飙升。其中全通教育甚至创造了A股“第一高价股”的神话。

受挫多年的学大,试图破局新生。

2013年1月及20153月,创始人金鑫先后两次用个人资金收购学大股票。

回归A股之路,初现端倪。

03

2015年-2020

回归A股,背负巨额负债

2015年4月,一家叫银润投资的A股上市公司向学大抛出了橄榄枝。学大收到了第一份私有化邀约。

2016年76日,银润斥资23亿,正式完成对学大教育的收购。学大借壳A股成功。

同年7月13日,上市公司更名为紫光学大。

然而,这一具有标杆性的回归,却给双方带来了难承其重的压力。

事实上,在收购学大之前,银润本身也是捉襟见肘。2013年亏损667万元,2014年净利润只有197万元。长期利润下滑,也是银润想要将学大私有化的原因,意在通过资产重组,布局发展教育业务。

按照银润最初的想法,先借钱完成私有化,再通过A股定增还款。于是银润向最大股东紫光卓远借款23.5亿元,完成对学大的现金收购。并发布了定增预案。

无奈,定增却成了黄粱一梦。

“原本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我们的回归方案其实是很创新的一种设计,也获得了业内人士的看好。但最终由于政策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定增没有成功,学大的回归也陷入了意想不到的局面。”金鑫在一次采访中说到。

定增失败,不仅要背负使得紫光学大23.5亿元的负债,每年还得支付4.35%的借款利息。实际也是作为主营业务、学大教育的负债。

2015年-2020财年Q1紫光学大营收

学大教育的“命”
2017-2020财年Q1学大教育营收
学大教育的“命”

如同多诺米骨牌,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开始出现。

2015年,上市公司营收达到了2506.5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3.29%,但为了支付定增和收购涉及中介费用,净亏损1356万元。

2016年,在既要支付紫光卓远借款及大额利息,又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学大教育板块下半年亏损被纳入,上市公司亏损达到9868万元。

连续两年的亏损,让紫光学大带帽成为“*ST紫学”,被迫卷入退市危机。

保壳迫在眉睫。

这期间,*ST紫学开始多次对外出售学大教育,分手信号明显。

2017年3月,金鑫辞去了紫光学大总裁、副董事、董事职务,担任学大教育CEO

随后,2017年5月开始,紫光学大先后三次出售学大教育板块。

公告时间

出售

2017年5

拟出售学大教育、旭飞房地产等资产

2017年10

拟出售学大教育等资产

2018年3

将学大信息、学大教育100%的股权转让给安特教育

2018年,ST紫学第三次出售学大教育,并公布重组方案:

1、拟以25.05/股的价格发行9.39亿股,作价236亿元购买天山铝业100%的股权;

2、交易完成,上市公司变身为电解铝实业巨头,控股股东变更为锦隆能源,实控人变更为曾超懿、曾超林;

3、重组完成,紫光学大置出教育资产,将学大信息、学大教育100%的股权转让给安特教育,学大教育脱离上市公司单飞。

摘自《多知网》

但造化弄人,三次出售,均在失败中结束。

04

冰与火之歌?金鑫归来。

一边是紫光学大寻求重组,一次又一次想要剥离学大教育。

另一边是学大教育创始人金鑫通过自己的两大控股公司,频频在二级市场买入上市公司股份。

早在2019年底,金鑫实控的天津安特与银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台州银润投资有限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获得椰林湾投资策划有限公司100%股权,从而获得上市公司12.93%的股份。

格局,在悄然改变。

2020年721日,天津安特和椰林湾合计持有紫光学大 23.94%的股份,成为紫光学大第一大股东。

时隔三年,金鑫重掌紫光学大。

回归当日,紫光学大公告称:

“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定增募资不超过11亿元用于教学网点建设项目、教学网点改造优化项目、OMO在线教育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偿还股东紫光卓远借款”。

“未来,公司将加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OMO “双螺旋”模式以科技赋能个性化教育,为未来业务下沉扩张铺路。产品维度将扩展到素质教育、规划发展等多个领域;打通教学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壁垒,进一步延伸教学半径,师生比逐步优化;同时也有望解决低线城市教育资源问题,推动公司下沉扩张。”

回看学大这些年,几多浮沉,几多酸楚。

多少次学大站在了风口。

一对一模式开创者;中概股上市;回归A股成为经典案例;线上线下混合运营;互联网教育+科技……这些词都与这家公司息息相关。

多少次命运又和学大开了玩笑。

2016年学大刚美股退市,在中概股的中国教育公司却迎来了春天。如今,好未来市值超3000亿,新东方市值超1500亿元。学大和它们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原本赶上中概股回归A股热,并创造了教育界标杆性经典案例,却恰好又碰上了监管政策趋严、融资环境变化等多重不确定性。定增失败。直至现在,还得背负15亿左右的负债。

万事终有因果。

也许,学大本身模式存在原因;也许,这就是学大教育的“命”。